行步無礙道

瑞劍老師著作 釋蒙光編校 2024-06-21

行步無礙道

《教行信證》和《歎異鈔》的吟味:

第一篇:誓願和念佛

第二篇:善惡和本願力

(一)善惡和本願力

(二)不簡善惡

(三)善惡不識

(四)行步無礙道(本篇)

行步無礙道

四二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

根據在高田派專修寺的《正像末和讚》的御真筆,曰:

稱南無阿彌陀,衆善猶如大海水;

 彼清淨善此身得,等迴向諸衆生。

在古來本派「本願寺本」上寫的是「南無阿彌陀佛者」,歴史上的探討另當別論,「稱南無阿彌陀佛」好尊貴,「現世利益和讚」的「南無阿彌陀一稱」亦很尊貴。「卷首和讚」的「彌陀之名號常稱」亦很尊貴。這些和讚的稱名念佛與「唯念佛」是同一吟味。文字作稱名念佛,看似既有此世利益的條件,亦有往生的條件、業因,但是漸漸地頂戴聖人的御意時,這是慶喜被成為念佛之身之意,即是名號的讚嘆。

行步無礙道

四三、如來的功德

如來的功德、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。如來功德的原樣是衆生的利益,衆生利益的原樣是如來的正覺。酬報此二利(自利利他)圓滿的本願而顯現的彌陀如來故,成正覺的阿彌陀(南無阿彌陀佛)。元本的本願力,收於如來的光明和名號的功德中。如來的光明所照之處,本願力和正覺的功德力一齊滿入仰此的人。「信心的念佛」中,方顯如來的本願力和智慧·慈悲。因此,信心是「威德廣大信」,是「廣大難思慶心」。《總序》曰:「專奉斯行,唯崇斯信。」

如來,是光明之源,是光明的結晶。此光明照衆生海,持有讓惡業煩惱融入其光明中的力量。光明有同化作用,使凡夫的惡心於如來正覺的善心中為一味,此心云「佛凡一體」。

「言南無者 彌陀來

 同一身體,說是佛,亦是凡夫。」(親鸞聖人)

《信卷》(本)曰:

「如來功德佛自知,唯有世尊能開示。」

雖然講念佛,不外是讚嘆名號的功德,這就是稱名念佛。《行卷》,諸佛讚嘆名號的功德(能讚)是眼目。其體(所讚)是南無阿彌陀佛。《行卷》是從第十七願(諸佛稱名之願)開,但諸佛讚嘆名號的念佛和我們的念佛(乃至十念)於位階一點也没有不同,有著同樣的價値。真是不敢當。我們口稱南無阿彌陀佛讚嘆如來的功德,這稱名念佛讚嘆如來的光明威神力、讚嘆如來的不可思議功德、讚嘆如來不可思議的本願力、大智慧力、大慈悲力故,稱名的原樣是信心(念佛的信心),信心的原樣是念佛(信心的念佛),念佛是南無阿彌陀佛。而我們的信心唯是本願力(本願力的信心),完全離凡夫自力的心。

行步無礙道

第二章「唯念佛可被彌陀救度」,講的不是為了滿足自身往生的條件,以自力的心稱一遍十遍的念佛,是讃嘆如來的功徳(南無阿弥陀佛的功德)的念佛,是思「難能可貴」的念佛,是思「御蔭(托佛福)」的念佛,是説顯如來徳的念佛。念佛即南無阿弥陀佛故,唯是本願力。念佛的功徳,甚深微妙,能滅一切罪,令乘本願力往生安養浄土。

凡夫所作的善,不是清淨真實的善故,其力弱小,功德薄少,没有滅自己罪的力量。想稱念佛滅罪,又想靠此往生是自力。

如來的功德力、大慈悲心和佛智不思議若知道,自己就不會出手出脚了,又出手出脚的念頭也不會生起。唯只有仰如來的大悲功德力。仰敬處,自然地念佛會出來,這是信海流出的念佛。「真實信心必具名號(稱名)」(信卷)。終日念佛也是,其念佛即是南無阿彌陀佛。此亦不外是如來本願力。第一章有「『彌陀誓願不思議救度遂往生』,如此生思欲念佛的發起時」,是願力自然的吟味,亦是憶念的心。

不是「信誓願不思議」,講「彌陀誓願不思議救度」,因如來的誓願是如來一切的功德力(南無阿彌陀佛)、大悲的佛心故,用其自身的力量救度我們凡夫。有如來誓願之力,那不就足夠了嗎?一度聞之,大滿足。佛語無虛妄,佛願真實。於本願力前,無鞭策自力心修諸善的必要,又也做不到,那樣的心也生不起來。頂戴「誓願不思議救度」的我們,早已不求這以上之物。慶喜不求而與。

「止馳求心而安樂 花是花」(最三)

「花是花」,指的是讚嘆「啊!不思議哉如來的大誓願」的心,亦是指願力自然。誓願力,從這邊無有一物可附加。

「元旦呀 南無阿彌陀佛 事足矣」

「日日是好日」(碧巖集),不必限於元旦。「善亦非要」,「惡亦不可怖」,頷首。

行步無礙道

四四、念佛者無礙一道也

第七章曰「念佛者無礙一道也」。「無礙一道」難能可貴。無礙指無礙光明,一道指南無阿彌陀佛。生死解脱的大道是「無礙一道」,這即是本願的白道。白道是如來的本願,是大悲招喚的呼喚聲,又是我的信心。水火二河亦不能壞此白道。被攝取的光明抱住的行者是念佛者。念佛者,因為是讓無礙光明之運作(働)為運作的人故,念佛者是無礙一道也。

「無礙」,如來的大誓願力不被衆生的惡業煩惱遮障故無礙。又「無礙」,指得「生死即涅槃」之覺證故無礙。我們乘本願力到淨土時,開生死即涅槃的覺證故無礙,這是佛智的不思議。

御開山聖人曰:

「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恵日。」

此一句有千鈞的價値,一句能晴生死的黒闇。如言語地頂戴此言語好。老實地頂戴「言語」處,有解脱的妙術。佛語無寸分的虛假,是實語,是秘密蔵,是甚深微妙的大真理故,不可有絲毫懷疑。無疑處,如來的善御心和我的惡心為一體,這是「無礙」的相。《教行信證》曰:

「十方無礙人,一道出生死。一道者,一無礙道也。無礙者,謂知生死即是涅槃,如是等入不二法門,無礙相也。」(行卷)

拜察是承此御意,《歎異鈔》曰:「念佛者無礙一道也」。「十方無礙人」指諸佛如來。諸佛們亦皆是從此一道離生死,此「一道」是念佛的一道,是南無阿彌陀佛,是「聞其名號,信心歡喜,乃至一念」的一道。名號是破衆生無明黑闇的無礙光明。無礙光明(佛智)是無礙一道故,就那樣地頂戴此的念佛者亦是無礙一道。

行步無礙道

四五、虛僞的如來言語

「如來悲智的大光明有故」,頂戴此的人早已步在無礙一道,是在生死苦海但不受生死苦的人。這是無礙,是行步無礙一道之相。佛法只是一句,作為無上道處出著無限的力量,那是如來迴向的大信心的力量。「七難八苦有什麼,我有六字之守護」,此強而有力,能渡人生海。大信心之外,離生死之道無二亦無三。

於《正信偈》的十二光明,無礙光是光明中之王。舉無礙光,其他的十一個光明在其中,乃至八萬四千的光明亦在無礙光明之中。凡夫和佛大不同,但是凡夫被佛心同化,被融於正覺的光中。這是無礙的運作,是無礙一道。講本願力,是即無礙光明·如來的大慈悲心。

行步無礙道

四六、行步無礙道的祖師聖人

愈作說明愈會想是這樣嗎,不作說明就不明白,不明白信就生不起來。大信心不在凡夫的「懂」、「不懂」之處,唯是如來的本願力。最好暫離知解分別,靜思自己的罪業之深。聖人泣御自身的罪業,仰本願的無礙道。大信心海中有著如來大悲的大人格和我這愚者人格的接觸。信如來說,離文字。信而離文字時,顯於文字的教法之文字尊貴,這即是「即者離也,離者即也」(日溪法語)的吟味。活人格的接觸是佛法。活的文字是活的祖師聖人。《教行信證》是聖人的法身,是如來的光明。

《正信偈》曰:「能發一念喜愛心,不斷煩惱得涅槃。」又曰:「惑染凡夫信心發,證知生死即涅槃。」

《和讚》曰:

本願圓頓一乘法

 逆惡攝取得信知

 煩惱菩提體無二

 速疾開無上覺悟」(No.150·三二)

又曰:

久遠劫來至今世

 蒙受悲憫之徵者

 佛智不思議相應

 善惡淨穢皆無矣」(No.326·八九)

無礙光的照耀處,獲得「天神地祇亦敬伏,魔界外道不能障,罪惡·業報亦不感,諸善亦無及故。」(第七章)之不可思議利益。說感恩,亦多餘矣。

行步無礙道

四七、無礙光的利益

從佛教哲理說,天台宗講的空·假·中的三諦圓融的真理(中觀論)、《摩訶止觀》圓頓章的煩惱菩提一味的真理、非情佛性的思想,和《維摩經》講的善惡淨穢不二「入不二門」的說相,同樣是「不思議品」的大小無礙的真理,其他於《華嚴經》十身具足毘廬舎那佛為始,說「初發心時便成正覺」之圓融門,一切是法界無礙之相。從佛智看,法界一切是無礙之相。故於華嚴論法界(大宇宙),說「無障礙法界」的大真理,又說「事事無礙法界」。誠事事無礙法界(現象和現象無礙鎔融)的真理,實是可驚的大真理。作爲大乘佛教的華嚴、天台、真言、禪、真宗等根本教理的「本覺門」的思想,元是立於事事無礙法界的真理上。禪宗等所說的「無常是佛性」、「無明實體是佛性」等言語,和「僧問,如何是清淨法身?玄沙曰:膿滴滴。」之言語等,皆是示法界無礙的真理。在《法華經》「壽量品」的「娑婆即寂光土」的思想,此亦是無礙之相。用佛知見看的世界是無礙法界。從淨土真宗看,一切大乘的真理是皆阿彌陀如來無礙佛智的世界(光海莊嚴),彼聖道門的諸教,亦是《歎異鈔》「無礙一道」的分說。凡夫無法充分知道無礙的真智。無礙法界如無礙法界看者是佛世尊的無礙智(無分別智、無二智、真智)。凡夫唯於信心的世界方能味得其真味,不知不覺契合如來無礙的佛智。

行步無礙道

《和讚》曰:

名號不思議海水

 逆謗屍骸皆不宿

 衆惡萬川即歸入

 功德海水一味也。」No.159 (四一)

又《帖外和讚》(No.360·七)

曰:「大願弘誓海之中

  煩惱之波本無有

  弘誓大舟既乘託

  大悲之風全任憑

這即是無礙光的利益。又和讚(No.344·一〇七)曰:

罪業本空無形體

 妄想顛倒所爲也

 心性本來即清淨

 此世卻無真實人

從無礙法界的真理上看,是「罪業本空無形體」、是「心性本來即清淨」,但是現實中我們的相如何呢?是「此世卻無真實人」,這是祖師聖人細細體驗的凡夫人生的現實之相。是怎麼樣這麼樣也没辦法的無知膚淺之相。

善導大師曰:「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。」(散善義)

又曰:

「但以垢障覆深,淨體無由顯照。」(玄義分)

忘記此現實,我們凡夫在凡地却講「此世是淨土」、「我是佛,佛是我」是不知吾身的「戲言」。若開佛的知見,亦能得淨土和娑婆不二的證悟,亦能遊生佛一如(衆生本來佛也)的境地。但是我們身為凡夫没有講這些話的資格。眼、心和行為,理智和感情,四分五裂,光是嘴巴會逞能什麼用也没有。原理作為原理而立於現實說法,在迷中離迷、悟入佛智之道,是淨土真宗。

行步無礙道

《教行信證》曰:

「言海者,從久遠已來,轉凡聖所修之雜修·雜善的川水,轉逆謗闡提恆沙無明之海水,成本願大悲智慧真實恆沙萬德的大寶海水,喩之如海也。」(行卷)

此意,聖人《和讚》(No.157·三九)曰:

無礙光之利益故

 威德廣大之信得

 必令煩惱之冰解

 即化作菩提之水

凡夫能這樣往生的完全是無礙光的利益。住於生死的苦世界,却能有往生一定的信念,這即是無礙光的運作。念佛的利益是信心的利益,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利益。南無阿彌陀佛的利益是本願力迴向的利益。拜讀「念佛者無礙一道也」之文時,我們立即仰本願的白道。

行步無礙道

四八、於行者非行非善

《歎異鈔》曰:「念佛於行者,非行非善也。

這既不是自己聰明而稱的念佛,也不是為自己的功勞而做的念佛。念佛完全是他力迴向的念佛,是如來的本願力。本願力其原樣又是大信海。講念佛,講信心,一切不外是如來的本願力。信心,稱名,皆是南無阿彌陀佛。行·信共是南無阿彌陀佛,機·法亦皆南無阿彌陀佛,此云「機法一體」,又云「二利圓滿的大正覺」,因此方說「念佛於行者,非行非善也。

行步無礙道

四九、善是什麼

善,什麼是善呢?從佛說,救濟眾生是善,大慈悲心是善,從眾生說,向菩提涅槃行,有幫助到此的行是善,即「八正道」或「六波羅蜜」的行是善。又孝順父母、奉事師長是善。又深信因果、讀誦經典、坐禪、憐愍有情,除人的苦惱給與樂等是善。

又,佛經中說十善,即指慎身的行為,慎言語、正心中的念頭。《大無量壽經》之中,說有種種的惡、種種的善,云五惡五善,歷歷詳示做惡的人從苦入苦之相,親切地教我們「做善,莫做惡」。沒有好好地頂戴之,儘量地止惡事,掛心善事,身為念佛行者是很可恥的。這亦是佛法第一的報恩生活,不是作為往生之業自力的努力。

生氣不行。神戶無量寺的老和尚,存命中時,常常早上醒來對自己說:「今天一天不要生氣吧」,在被窩中下好決心才下牀來。稱御念佛,自然能謹慎自身,真的是託福。身為凡夫雖然善事很難做到,萬一能行善,要想那是託如來的福才行善的。惡事常在做,萬一能謹慎一件,要想那是託如來的福被謹慎的。盡量謹慎不要欲望過度,儘管講是凡夫,不可忘記要「差不多就好」。人因自己的嗜好而亡身。常頂戴聖教,自然能過著契道的生活。

善和健康有因緣,惡和病有因緣。得肺病的人,大都是生活不檢點、任性、不謹慎身口意的人。以前有位叫原坦山的禪宗和尚出了一本名《惑病同源論》的書。古語也有說「仁者壽」。生病時,要「懺悔」和「念佛」。

身為人,很難做善事。以為做善事了,那是自以為是。講人能做的善事,除了「慚愧」(懺悔)外沒有。這「慚愧」若沒蒙受如來的光明御照,無法辦到。《涅槃經》中說有慚愧二種白法,能使人解脫。

善導大師說人做的善,全都是「虛假之行」、「雜毒之善」。凡夫無法做到如來所見的善事。以為做了善事的心早已是天狗鼻,是憍慢,沒有真實的功德。

儘管凡夫認為自己行善了,在那心的深處算計著自己的利益。從自己的欲望出來的善根,不是清淨善,是虛假不實的善。

行步無礙道

五十、大信海和十四非

若是想「自己無法做清淨真實的善,所以善事就不用做吧」、「惡是凡夫的性故,止不了是理所當然」,那就大錯特錯。

法然上人告誡信者,曰:

「知造大罪,小罪亦不犯。」

頂戴念佛是如來的「呼喚聲」,頂戴如來的滿足大悲、圓融無礙的信心海時,不能因為顯現於自己的口中,就憍慢地把念佛當作是用自己的力量稱念。念佛是南無阿彌陀佛,是如來的大智海,是大慈悲海,是大誓願海。此故於行者非行、非善。

《教行信證》曰:

「凡按大信海者,不簡貴賤·緇素(僧人和俗人)、不謂男女·老少、不問造罪多少,不論修行久近,非行、非善、非頓(自力門直入證悟之教)、非漸(自力門長時間證悟之教)、非定(坐禪)、非散(坐禪以外的道德)、非正觀(正觀淨土)、非邪觀(不正確的淨土觀法)、非有念(自己的想法)、非無念(什麼也不想)、非尋常、非臨終、非多念(想多念佛而往生)、非一念(一次念佛決往生),唯是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之信樂也。喻如阿伽陀藥(萬能藥)能滅一切毒,如來誓願之藥能滅智愚之毒也。」(信卷)

「非」、「非」,共講了十四次,此云「十四非」。他力的信心、他力的念佛,超越自力的「計度」,超越自力的修行,所以用自力做善的尺度無法測量,故說「非」。自力的人,會卡在此「十四非」中的某處。唯仰如來的誓願海、仰大願業力,「啊!真慚愧、真感恩」而稱的念佛,是所謂的「『唯念佛可被彌陀救度』地蒙信善知識之說外,別無子細(竅門)」之「唯念佛」的念佛。「唯念佛」是一心一意仰如來誓願海之相狀。拜讀《信卷》十四非之文,心特別被打動的文字是,「凡按大信海者」,「唯是不可思議、不可稱、不可說之信樂也」,「如來誓願之藥,能滅智愚之毒也」之御言語。

行步無礙道

五一、如來迴向的真實

我們凡夫很膚淺無知,生死的問題是如何大的問題,業的問題是如何可怕的問題也不知道,雖然偶而爾聽聞佛法,以為發真實信心的力量在於自己,又很容易把從他力大信心流出的念佛當作是己物。

以第十八願頂戴,「至心」、「信樂」、「欲生」的三心原樣是如來的勅命,同時縮於「謝謝」的行者歸命的一心。此,天親菩薩說「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」。「至心」,《信卷》曰:

「斯心則是不可思議、不可稱、不可說一乘大智願海,迴向利益他之真實心,是名至心。」(信卷)

凡夫沒有真正的真實心,沒有「真實」。此故如《信卷》,如來哀愍曰:

「如來以清淨真心,成就圓融無礙不可思議、不可稱、不可說之至德(南無阿彌陀佛)。以如來至心,迴施諸有一切煩惱惡業邪智的群生海。則是彰利他真心故,疑蓋無雜。斯至心則是至德尊號為其體也。」

如來將御自身的「真實」給於眾生,欲用一如來的「真實」救度之。

行步無礙道

《正信偈講讚》系列講座:

(一)自己的問題

(二)真理的存在

(三)敬信佛祖傳承

(四)無明長夜之燈炬

(五)慈親物,即兒物

(六)大乘即一乘

(七)因果一如

(八)真實的安樂

(九)三昧的世界

《總序之文》講釋(上)

《總序之文》講釋(下)

《御文章》淺釋·緒論(01—10)

《御文章》淺釋(11—15)(第一帖第一通·門徒弟子章)

心靈關懷:

因為是和慈親一起(此文所記諸多臨終開示個案,可細細吟味)

佛法力不思議

念佛超薦的問題

誦經的心態

超薦的心態

中陰開示

淨土是生的希望

一念得離身心惱

佛心普及於一切

人能念佛佛還念

物的輕重

臨終爲我說法

病房隨感

從佛還本家,業道自然閉

佛法的序位

業病與佛心

從今現在至終了的守護

真宗「盂蘭盆會」的精神和形式

唯真實慈悲,能撫慰人世之苦

不在凡夫身上找證據

化土與瑞相

噩夢引領的光明之路

佛恩催开火中莲——董娇娇老人往生瑞相

本文為原創作品。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:https://www.horaicn.com/
讚! (0)
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
Previous 2024-06-20 17:23
Next 2024-06-24 16:01

發佈留言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