悉有佛性

瑞劍老師法語 釋瑞覺中譯 釋蒙光編校 2024-05-26

悉有佛性

卷頭言 17

常聽到「聽聞佛法要不惜身命」這句話,但是世事的種種勞苦煩憂,經常把人的一顆想要精進佛法的心給磨平了。

話雖如此,在這充滿苦惱的人生中,我們得以聽聞到大悲慈親強而有力的「我能護汝」之聲,實在是慶喜中的慶喜。

經常抱持著「盛者必衰,會者必離」的覺悟很重要。

總之,這個世界苦太多了,而且是苦的非常強烈,苦不堪言。

一生勤苦,只須臾間。

南無阿彌陀佛  南無阿彌陀佛

按:瑞劒老師開示過:「古來真宗的學徒,即使談教義安心,很容易有流於概念的傾向。」於今,不只真宗,佛教界或流於不學,或講學流於概念,忽視實踐,是信仰、證道皆有失去生命的樣相。「聽聞佛法要不惜身命」,為法忘軀,是具宿善者方能如此。

悉有佛性

卷頭言 18

佛教不單只是「死」的解決,也不單只是求一己的安心立命而已。

所謂學佛,是依止已經解決宇宙人生的根本問題,已經究竟迷悟染淨因緣的大覺釋迦牟尼世尊的教法,為了證入釋尊所到達的大涅槃境,吾等各自依止有緣的教法,或修聖道行,或乘如來的悲智本願力,學佛大悲心以成佛,這就是佛教。

「死」是我們最大的關卡,但是不必等到臨終,人在生平時即可得到「必至大涅槃」的自覺和保證,這是本願力的回向之益。

到大涅槃城,在此志願得滿足,能行利他行,這同時亦是菩薩的境界。

悉有佛性

卷頭言 19

「大信海」即不可思議、不可稱、不可說之信樂。《和讚》言︰「從本願所生起  念佛成佛自然

「大信海」即如來的誓願海,不是凡夫自力的行、自力的善,亦非聖道門所講的有念或無念。此已超越凡夫的認識思惟,已超越凡夫所有努力的界限。

因此,凡夫不用異想再加上絲毫自己的行動,不需抬出自己努力的成績,也不須向上或向下。凡夫唯一能做的,即以現狀「就這樣地」接受「願力自然」的攝持。故對凡夫而言是「易往生」。此即是受「佛的因緣法」同化、同調、被帶動往生。

所謂「佛的因緣法」,即指「如來的大願業力」。

*注:

信從本願所生起

念佛成佛自然也

自然即是報土也

證大涅槃不須疑(No.200·八二)

悉有佛性

卷頭言 20

用人的知見說明信心,說﹕「信心非這樣,非那樣,信心是這樣,是那樣」等,諸如此類的說明,往往是越描越黑,令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。

若無敬信「佛的無量力功德」即南無阿彌陀佛,說什麼都是多餘。仰信,指「聞信」,「聞信」即是被南無阿彌陀佛搓圓了。

很多人不明白如來是什麼,因為不明白如來爲何,故無法信受本願。

因此,不要再繞遠路,應直接地知如來之為如來處。

卷頭言 21 

所謂 「一切眾生悉有佛性」,這是指一切眾生在未來一定可以得到大信心。因為如來的「正覺」超越時空,且常在現在之「一念」中,此又名 「正覺一念」。

「正覺一念」流入凡夫的世界,在因果的法則中出現,故有三世十方的往生。三世的往生雖是各別,但皆不離彌陀的「正覺一念」。

正覺一念常住故,彌陀的名願力常住。覺知到本願力的時候,又名「歸命一念」。

悉有佛性

卷頭言 22 

《信卷》言﹕「信能永滅煩惱本」 (《華嚴經》)。

為什麼大信心能滅卻無明闇的煩惱本呢?若是自力的信心,不論此信心如何強烈,也無法滅去無明,拔掉「生死勤苦之本」 。

又因自力的信心乃凡夫一廂情願的信念,故無法得到真正的釋懷與安心。

佛正覺力的「大信心」則不同。如來的無礙光明能破無明闇,凡夫則依此無礙光的利益,獲得威德廣大信。此「大信心」因任持著無礙光的功德力用,故能滅除無明煩惱本。

因此,在無礙光的貫徹身心處,念佛人還有何所求呢?大信心的威德,即是無礙光的威德,故凡夫的煩惱心中方能生出無限的感激,無限的慚愧,與無限的讚嘆。這亦是天親菩薩所以說「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」的緣由。

悉有佛性

卷頭言 23

雖然我們常常說要「報謝佛恩」,但是佛恩深重,難以窮盡。佛恩既深且廣,無涯無邊。

如來的大恩海深廣無涯底,只因「誓願不思議」故,是名號「威神功德不可思議」故,是阿彌陀如來有「無量力功德」故。

聖人有此切身之感,故教示我們「佛恩叵窮盡」(《淨土文類聚鈔》)。此一語中,有一股說不出來的尊貴之感。可惜大多數人不知此句含意深遠,認為要用自己的力量去「聽聞」,用自己的力量去「信佛」,用自己的力量來「念佛」,所以根本談不上佛恩。佛也好,本願力也好,統統給拋到一邊去了。「他力」「他力」,變成只是嘴上掛的口號。

禪語有「無一物中無盡藏」,此句可深味之。

九十三歲 瑞劔

悉有佛性

卷頭言 24

《淨土文類聚抄》說﹕

夫無礙難思光耀滅苦證樂萬行圓備嘉號(南無阿彌陀佛)消障除」。

看吧﹗此文中有的只是對「法」的讚揚,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力,在此處一覽無遺。

但是,不捨自力心的人,看不到這點,只是一味地在「還沒有得到信心」﹑「一定要念佛才可以往生」等的疑慮中掙紮。他們認為凡夫也該作點什麼才可以。所以在他們的眼中,「難思光耀」也好,「萬行圓備嘉號」也好,被看成是凡夫水平的價值。

但是事實並非如此,往生一事完全是如來的誓願力,是大悲佛智的獨用。

眼光放高吧﹗眼光放高吧﹗當仰信佛智。

悉有佛性

卷頭言 25

「總序之文」(注﹕教行信證總序)言﹕

特仰如來發遣必歸最勝直道。專奉斯行唯崇斯信」。

「行」是南無阿彌陀佛,「信」是如來回向的金剛信心,「行信」是往生的正因。南無阿彌陀佛(行)回轉流入眾生的心中(信),這即是「大信」。故說行即信,信即行,因此說﹕「唯崇斯信」。

又言﹕「念佛則是南無阿彌陀佛」。

「崇信」,指因信心之體即南無阿彌陀佛故,雖是眾生所領受的信心,是爲如來滿足大悲圓融無礙的信心海故,言﹕「唯崇斯信」。自力的信心無法如此。身為凡夫能夠信順此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之法,連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。

九十四歲 瑞劒

悉有佛性

卷頭言 26

說法是為闡明及讚嘆阿彌陀如來和其本願,此外是無「法」可說的。由讚嘆處,眾生能獲得信心。

身為信心的行者,當被人問到「信心是什麼?」的時候,除了讚嘆阿彌陀如來和其本願名號外,再無別話可說﹑別念可想。

在凡夫的知見義解中兜轉的人,是無法至「無上淨信之曉」的。所以好好地研究「佛智和凡智」﹑「佛心和凡心」﹑「悟和迷」,深深地思量己能者,應乘托深重的誓願力。

妄念是凡夫的質地,妄念外無別心也」 

之一句應吟味之。

卷頭言 27

「信心」的功德,即是「名號」的功德,此是誓願力使然。

「總序之文」(注﹕教行信證序文)言﹕

難信金剛信樂除疑獲證真理也」。

《文類聚抄》言﹕

萬行圓備嘉號 (南無阿彌陀佛)消障除疑」。

對照此二文,自得右述之意。

然而有很多來聞法的人,被誤導為:「只要獲信就能往生」,因此紛紛焦慮地想要早點得到信心,而在不知不覺中落入了自力運想的圈套。

當流的重點不在於「獲信」,而在於「聞信」名號的由來。此即所謂的「信心」,此又名「聞即信」。「聞」的原樣恭敬心(信)自然湧起。「信心」不是凡夫自心思慮計度的產物。

悉有佛性

卷頭言 28

反宗教者姑且不論。為了後生一大事賭身命聽聞再聽聞的人,因疑之雲霧不晴而煩悶、苦悶者,為數不少。花了很多的時間,耗費鉅資,不斷地努力到頭來仍然怎麼樣也不行的人,實在很可憐。

與千萬人結佛緣,不如培養一個真實的「信者」,相信聖人也慶喜如此。一人真的覺醒如來大悲的誓願,其德無量無邊。

「如來為我一人千辛萬苦」。因此,說法的人亦應以每一個人為目標,持遺弟(聖人的弟子)的念力說法。

九十四歲 瑞劒

悉有佛性

卷頭言 29

「菩提」,乃「覺證」的境地,又名「涅槃」。菩提是Bodhi,意為智﹑覺﹑道,此是法界體性,即絕對的真理顯現於人格的境地。

聖道門的行者,透過發心﹑修行﹑菩提﹑涅槃四個階段,以佛果爲目標而努力精進。這對凡夫而言是無法做到的事。

曇鸞大師在《論註》 (注﹕往生論註)中釋「菩提」為「無染清淨處」,是法藏菩薩令一切眾生安穩的清淨處之意。

菩薩絲毫沒有為自身的享樂的心,大慈悲心全是為一切眾生。此大慈悲心又名「無染清淨心」,又名「安清淨心」,又名「樂清淨心」,這就是「佛心」。說法藏菩薩為眾生成就菩提,即是成就大慈悲心。

九十四歲 瑞劒

悉有佛性

卷頭言 30

善導大師言﹕「到處(六道)無餘樂唯聞愁歎聲。」(「定善義」)

這句話乍聽之下,好像有點厭世,其實這是人生的真實相。把人生當成快樂,一味在此中求樂的人,是醉生夢死的迷糊人。

古語說得好﹕「世無常 透徹此 春彼岸」 

知人生的苦是苦的人始能「認真」,從此認真地入佛門。不思死,不求涅槃的人,如何能頂戴佛心呢?唯有深深地嘗苦,方能頂戴是不捨此苦惱的我,為我而起的本願。人,除了煩惱和苦外什麼也沒有的動物。原樣地救助這樣的人之大悲慈親,好難能可貴。

九十四歲 瑞劒

卷頭言 31

《真佛土卷》言﹕「一切眾生實不能知如來心相。」 

觀佛身者見佛心,佛心者大慈悲是。佛有如斯不可思議的功德。凡夫不能見佛身,即無法眼見。然依如來的本願力,可以聞見佛心,是即「聞其名號,信心歡喜,乃至一念。」

阿彌陀如來將一切功德成就於其口業功德即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南無阿彌陀佛是如來的口業功德,不是稱而往生,是聞信往生。聞信亦是如來的功德,是本願力。

九十四歲 瑞劒

悉有佛性

卷頭言 32

淨土真宗的「佛性論」非常難。

「南無阿彌陀佛」(大行)即往生的真因,故名之為「大行佛性」。又「大信心」即往生的正因,故此名為「信心佛性」。如來的「大慈大悲」具令一切眾生往生成佛的力量,故「大慈大悲」亦是佛性。

又如來即慈親,慈親在,孩子(眾生)得以成長成佛,故「佛性」即「如來」。又「如來」、「涅槃」不二,故「涅槃」即「佛性」。

又眾生依憑佛的「本願」成佛,故「本願」即佛性。又依如來的「真實」得救度,故「真實」即是「佛性」。

聞「若不生者﹑不取正覺」,起信心處,有著活潑潑的「佛性」。

悉有佛性

卷頭言 33

善導大師的《六字釋》說﹕「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。

親鸞聖人解釋此為﹕

歸命者本願召喚之勅命也。言發願回向者如來已發願回施眾生之心行也。」 

自力的宗旨(聖道門)所講的「發願回向」,是指眾生廣積善行回向給佛,回向往生淨土。但在淨土門,這樣的心態屬於「第十九願」。

聖人在此清楚地表示,在眾生回向之前,佛已經先我們一步,為我們發願,並將往生成佛的「行」回向給我了。當我歸命「勅命」時,在歸命的當下,即已領受如來的「發願回向」。

如來呼喚我:「汝正念直來」,此「呼喚聲」即是如來的回向。故關於「南無」 (歸命)二字,善導大師將之解釋為「歸命」及「亦是發願回向之義」。

此「六字釋」的意旨在教示我們,往生正因的「信」「行」皆由本願力所回向。故聖人詮釋「歸命」為「本願召喚之勅命」,詮釋「發願回向」為「如來回施眾生行之心」。

卷頭言 34

「六字釋」是善導大師在《玄義分》中,向聖道諸宗之輩作的獅子吼。

親鸞聖人在《行卷》中解釋此為﹕「是以歸命者本願召喚之勅命也。

「歸命」,歸順之意,即歸順佛說,亦即信順「本願召喚之勅命」。善導大師所作的「歸命釋」,是眾生歸順佛說,因此是眾生的動作,是眾生的信心(以機為主)。但是聖人解釋此為﹕「歸命是本願召喚的勅命也」,即是把「機」(信心)解釋成「法」(勅命)(以法為主)。此即是有名的「法體釋」,這裏有著聖人親切的心意。倘若此中還有絲毫「我在信」的念頭,則落入自力。

「信」者,是敬信如來的慈悲,敬信到極點。故,此「信」是信而無信的功績。在歸命的同時,已回到本願召喚的勅命,故是無我相。這同時也詮示著「勅命」和「歸命」之間無我,無任何自力的產物。此不夾帶任何一物的真空狀態的「歸命」,即是「本願召喚之勅命」,此處有非常深遠的含意。

悉有佛性

本願海的顯現

生命的價值

蓮華一期的開落——瑞劔老師生平

本願海涛音(1—110)

呼唤声(1-166)

本文為原創作品。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:https://www.horaicn.com/
讚! (0)
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
Previous 2024-06-03 12:20
Next 2024-06-04 09:22

發佈留言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